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人间正道是沧桑——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
发布时间:2019-09-30 作者:齐鲁商标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1949—2019。

  70年风雨兼程,今日之中国从开天辟地到改天换地,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在叩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70年披荆斩棘,今日之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世界在探问: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70年砥砺奋进,今日之中国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走出了一条民族复兴的人间正道。时代在追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示。

  鉴往知今,启迪未来。新长征路上再出发,我们该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书写民族复兴新的辉煌?


青春之中国——70年,古老中国焕发蓬勃生机,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抵达新的高度


  只有了解旧中国的苦难,才能读懂新中国的重生。

  2019年9月,修葺一新的天安门,等待着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盛典。

  100多年前,这座寓意“受命于天,安邦治国”的皇权之门,上演的是一幕幕屈辱——

  八国联军踏进天安门,列强在这里抢劫、杀戮……

  那是一个跪着都无法求生的年代!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里,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让古老帝国在风雨飘摇中走到尽头,灾难深重的中国人呼唤着青春中国的诞生。

  梁启超激情写下:“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李大钊奋力疾呼:“吾族今后之能否立足于世界,不在白首中国之苟延残喘,而在青春中国之投胎复活。”

  70年前,天安门城楼上,伴随着毛泽东的庄严宣告,新中国呱呱坠地,中华民族从此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

  当年写下《少年中国说》的梁启超绝不会想到,他的儿子梁思成站上天安门城楼见证开国大典,并参与完成了新中国国徽的设计。

  已是耄耋之年的程不时青春中国的记忆,也是从天安门起笔——

  70年前,作为清华大学航空系第一批学生,程不时参加了开国大典游行,并带去亲手设计的按照真实比例用纸做的“飞机灯”。

  开国大典当天派出仅有的17架飞机参与阅兵,没有一架“中国造”。

  游行时,有人对他们高喊:“你们一定要设计出真的飞机来!”

  程不时潸然泪下!

  7年后,26岁的程不时成为新中国第一批飞机设计师,后来参与设计出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2017年5月5日,中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作为专家顾问团成员,拄着拐杖、满头白发的程不时在飞机落地那一刻,再一次流下热泪!

  从“纸飞机”到“大飞机”,70年天翻地覆……

  这是综合国力跨越发展、国际地位快速提升的70年——

  南京—常州,一段不到200公里的铁路线上,有着一个祖孙三代火车司机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初期,爷爷姜福临开的是蒸汽机车,单程要十多个小时;上世纪90年代,爸爸姜爱舜开的是内燃机车,1个多小时就能到达;如今,“90后”的瞿俊杰驾驶的高铁,时速350公里,单程38分钟。

  瞿俊杰这样感受速度:“爷爷爱吃常州菜肉馄饨,当年到了站就吃一碗;爸爸开火车时常常从常州带生馄饨回来煮给爷爷吃;现在,我可以把一碗煮好的馄饨带回来,到家时还热乎乎的!”

  “一碗馄饨”,一把标尺,丈量着新中国70年发展的速度与辉煌。

  天安门西北约8公里,北京展览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向我们打开了一条通向历史的时空隧道:

  “两弹一星”、杂交水稻、深海探测、C919大飞机、天眼望远镜等重大科技成果赢得世界赞叹;三峡工程、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改变祖国面貌;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雄安新区等建设令人鼓舞;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首届进博会等极大振奋人心……

  中国经济总量从600多亿元增长到90多万亿元,增长174倍。中国从一穷二白起步,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更为彰显……

  这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幸福指数快速提升的70年——

  70年,中国7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穷。曾经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如今享受全世界最大的民生保障网;平均寿命从35岁增长到77岁;受教育程度从文盲占八成到高等教育即将普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近60倍……

  这是全方位进步、历史性变革的70年——

  大至宪法修改,小到垃圾分类,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从“豆选”到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废除保甲制度到实行基层群众自治,人民当家作主成为新中国鲜明特征。山川家园更加秀美壮丽,文化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强军兴军迈出崭新步伐……

  70年斗转星移,在中华文明历史坐标中又该是怎样的位移?

  良渚古城,最古老的“杭州城”,那著名的玉琮王散发着人类文明的曙光。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中华5000多年文明再次赢得世界喝彩。

  难以忘记,甲午战争后,这座“人间天堂”,被强征为日本商埠、设立租界而暗淡凋敝。鲁迅先生以《论雷峰塔的倒掉》呼唤一个旧世界的灭亡。

  今天的这里,数字经济勇立潮头,见证占世界GDP约九成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聚首,成为一张享誉世界的中国名片。

  良渚更像一个活化石,印证着一个盛—衰—盛的文明变化。

  “中国经济的世界地位经历了一个明显的V字形变化轨迹,是迄今为止唯一经历了由盛至衰再至盛的国家,这堪称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说。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2019年,北京金秋。90岁的台盟中央原名誉副主席田富达唱起这首《义勇军进行曲》。

  岁月已让这位老人的耳朵有些失聪,眼睛几近失明,但唱起国歌来,每句歌词都准确,每段旋律都铿锵。

  70年前,他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在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那海啸般的欢呼至今仍萦绕在他耳边:“当时我激动得只想大喊……”

  70年来,他见证了新中国成长的每一段青春岁月。

  70年春华秋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奋斗之中国——70年,人民共和国阔步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的“人间正道”上,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2019年中秋,北京西郊香山。满山叠翠,游人如织。

  70年前,这里是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的第一站,毛泽东在此欣闻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写下豪迈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70年后,在人民共和国华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重温赶考“初心”,发出号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满怀信心继续把新中国巩固好、发展好”。

  天翻地覆慨而慷,这条“人间正道”,蕴藏着中国奇迹怎样的必然逻辑?

  读懂中国,首先要读懂中国共产党。

  上海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中国共产党的“产床”,98年前这里名为望志路。从“望志”到“兴业”,恰似一条从救国救民志向中来、向民族复兴伟业去的道路。

  挽民族之沉沦、建崭新之国家!这是自1840年以来多少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探寻。然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诸路皆走不通”。

  洪流滚滚、百折不挠。

  从石库门出发、自南湖启航,走过赣水闽山的蜿蜒小道,跨过万里长征的雪山草地,迈过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终于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017年,金秋十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在这一被称为“在世界地图前召开”的盛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新时代共产党人,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略,系统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标注了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品格写照。

  有学者统计,1913年至1950年期间,世界GDP年均增长率为1.82%,而中国为-0.02%。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中国的负数起点!

  新中国成立7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将亿万中国人同全新的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

  1956年2月至4月,中南海颐年堂。

  每天一起床,毛泽东就开始听汇报,每次四五个小时,连续43个日日夜夜,听取国务院35个部门的汇报。

  1956年4月25日,《论十大关系》讲话发表。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江西南昌西郊,有条幽静土路,被称为“小平小道”。

  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被下放到这里一家拖拉机修配厂劳动的邓小平,每天经过这条蜿蜒小道。

  从“小平小道”上的深邃思考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历经思想解放洗礼和体制机制变革。

  无论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找到一条中国式的革命之路;还是实施“一化三改”,探索中国式的建设之路;还是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创造性地结合起来,找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之路——成功的秘诀,就在于“走自己的路”,将基本原理同具体实际相结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以全新的视野和开拓性的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强国富民之路越走越宽。

  “道路的选择是最核心的。”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中国避免了走“老路”“邪路”,成功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新路”,这是70年来中国奇迹的秘诀所在。

  每一次思想上的革命,总能引领实践上的飞跃。

  走进今日的浙北安吉县余村,青山逶迤,竹海连绵,俨然一幅“桃源”景象。然而本世纪初,这里靠山吃山,挖采石灰石,烟尘漫天。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这里考察,得知村里关闭矿区,打算走绿色发展之路,他评价这是“高明之举”。

  几天后,一篇约300字、题为《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文章发表。

  在对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的思考中,一种新的发展理念由此萌芽。

  思想的火焰,照耀着崭新的时代——

  以中国梦凝聚中国力量,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谋划全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以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以绿色奠定发展底色,以“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谋划互利共赢……

  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着中国新的发展进程,再塑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用不断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动物界有一种羚羊,被猎人逼到悬崖边时,会迅速分成一老一少两群,老羊先跳出去,小羊接着跳到老羊的背上,跳到对岸。

  我们来到深圳蛇口,仿佛听到当年蛇口建设总指挥袁庚的这段话:我们共产党人能不能像羚羊这样,为下一代打开一条生存的通道?

  历史,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怀激烈的不朽篇章。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百年大党永葆青春的动力之源。

  从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分“两步走”、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到80年代清晰描绘“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再到党的十九大以“两个十五年”全面擘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

  70年来,中国共产党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胸怀气魄,以一种“接力赛”的制度优势,将前无古人的事业一步步推向前进。

  今日之中国,经过浴火锻造而更加坚强有力的中国共产党,昂然屹立于民族复兴的历史潮头,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推动改天换地的社会革命。

  “中国发展之谜的答案,就是中国共产党。”外媒如是赞叹。

  开国大典前,宋庆龄在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时说:“我们达到今天的历史地位,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国家根本法。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泱泱大国,气象万千。


人民之中国——70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体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


  天安门广场东侧,国家博物馆。一件反映1949年开国盛况的珍贵文物,让人们驻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签名册:82页,600多个签名。

  当年,名册送到毛泽东手中时,他将之称为一本“天书”。

  这是怎样的“天书”?又蕴藏着怎样的“密码”?

  “今天,我——一个普通女工,能够站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讲台上说话,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12岁就做童工的上海工人代表范小凤感慨万千。

  多年后,已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执委的她忆起当年情形,依旧心潮澎湃:“那一刻,感觉自己拥有了全新的开始!”

  “天书”的密码,正是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几十年后,又一位女工登上了国家最高民主殿堂——2008年,从四川武胜农村走出的胡小燕,成为首批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之一。

  “当农民工的生存环境、就业发展、子女就学等问题因为我的议案而得到更多改善,我切身感受到人民当家作主的光荣。”胡小燕说。

  新中国,“新”就“新”在国家与人民的关系里。

  开国大典前一天傍晚,毛泽东亲自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挥锹奠基,并宣读碑文。

  立碑,以人民的名义,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当一座座以人民为名的建筑拔地而起,一个个以人民为名的国家机构应运而生——中国,从几千年王朝之“家天下”变成亿万人民之“国家”。

  1954年9月15日,中南海怀仁堂。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

  9月20日下午,1197票表决,1197票赞成,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获得通过,明确: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今天,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

  百年风雨沧桑,从未有这样一个政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的宗旨;从未有这样一个一以贯之的领导集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946年,一名美国记者来到延安这样描述:“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人民’……”;多少年过去,“人民”二字始终被放在最高位置,从未改变。

  今年5月,延安实现整体脱贫,延长县天尽头村也成为欢乐的海洋。

  天尽头村有多远?名字就是答案。路难行,年轻人走出去就再也不回头。

  精准扶贫号角吹响后,政府把山上的荒坡地改成花椒园,把毛驴路变成水泥路,农产品走出大山。路修通的那天,村里鞭炮放得震天响!如今村口立起一块大石碑,上书三个大字——添劲头。

  从“天尽头”到“添劲头”,党的十八大以来,到2018年底全国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239万,相当于平均每分钟就有近30人摘掉贫困帽子。

  共产党人“一个都不能少”的铮铮誓言背后,是280多万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尽锐出战,是无数共产党员以热血和忠诚写就的反贫困斗争伟大史诗。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

  福建东山岛,当年风沙肆虐,森林覆盖率仅0.12%。“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横下一条心,带领东山人民苦战十几载,终使黄沙变绿洲。

  谷文昌的墓就在东山,如今老百姓每年清明“先祭谷公,后祭祖宗”。

  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用生命向内涝、风沙、盐碱宣战;西藏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踏遍世界屋脊的山山水水,一腔热血洒在雪域高原;福建政和县委书记廖俊波生前“不是在基层,就是在去基层的路上”……

  一个个爱民为民的共产党的好干部,在人民心中铸就不朽的精神丰碑。

  金秋时节,河北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英洁新铸的青铜鼎落成了。

  13年前,王英洁的父亲王三妮有感于国家取消农业税,铸“告别田赋鼎”,纪念千年“皇粮国税”终成历史。

  王英洁说:“今天我再铸感恩鼎,感恩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

  两座鼎,一种情。“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心中始终重若千钧。

  共和国的大厦是靠一块块砖垒起来的,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革命时期,沂蒙红嫂张淑贞抚养了40多个革命后代,而自家四个孩子夭折。暮年的她思维已经混沌,夜里醒来经常颤巍巍地把家门打开:“门关上了,部队路过就进不来了。”

  陈毅元帅感念:“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50多年前,河南林州10万建设大军苦干10年,硬是在悬崖绝壁间,凿出一道“人工天河”红旗渠。

  41年前的冬夜,小岗人托孤求生、立誓为盟,在一张破损褶皱的薄纸片上,按下18枚鲜红手印,“分田到户”,被称为“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

  进入新时代,“撸起袖子加油干”成为最响亮的动员令。如今,日均新设企业1.9万户,1小时移动支付约230亿元、收发快递近460万件……向着百年奋斗目标冲刺,每个人都是追梦人,积聚起劈波斩浪的强大力量。

  飞速发展的祖国,让无数普通人有了出彩舞台——

  郭兰英,在旧中国一出生就被抛弃、4岁进入戏班又被卖,在新中国成长为人民艺术家;

  巨晓林,从陕西农村走出来的农民工,在铁路建设大潮中一路成长为“知识型新型工人”,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总副主席;

  马云,一名普通的教师,在风云激荡的时代浪潮中踏浪扬帆,成就一个庞大的电商王国;

  ……

  70年来,人民与国家共发展、与时代同进步。

  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有雄心、有信心朝着民族复兴伟业奋勇前进!


世界之中国——70年,见证中国全球坐标的深刻位移,中国需要世界,世界更需要中国


  “它被视作一辆不可阻挡的重型卡车,注定要主导21世纪。”2019年,新中国70周年华诞之际,英国《经济学人》这样评述中国。

  历史,总要以更大的景深回看,才愈能发人深省。

  1843年,鸦片战争之后,刚创刊的《经济学人》就发表首篇涉华报道,分析这个“中央王国”被坚船利炮轰开大门后能给大英帝国带来多大利益。

  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后,《经济学人》开辟中国栏目,指出:中国的发展会塑造全世界的未来。

  一份西方老牌杂志仿佛一扇历史窗口,透射出中国同世界关系的沧海桑田。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世界之中国。

  从昔日砧板上任人宰割,到世界版图中影响全局的关键力量,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开国大典刚结束,新中国第一批外交使者骑着自行车,穿过北京街头兴奋的人群,将毛泽东当天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送到各国旧驻华机构代表手中。

  新中国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首次叩响世界的大门。

  70年间,建交国从18个增至180个,确立各种形式伙伴关系110对,中国的伙伴关系网络遍布全球;

  70年间,从被西方世界拒之门外,到参与几乎所有政府间国际组织和500多项国际公约,联合国专门机构中4名“掌门人”来自中国,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投票权份额升至第三位……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全面提升;

  70年间,从37国代表出席新中国首办的大型国际会议,到今天150个国家、92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场外交”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闪亮名片。外媒评价:“条条大路通北京!”

  70年间,历史发生惊人逆转——

  从吸引外资到投资海外,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在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学会游泳;

  从“留学潮”到“归国潮”,回国发展成为数百万海外学子的首选;

  从“封闭大国”到“扛起全球化的大旗”,中国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的“确定性”。

  中国拥抱世界,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20多年前,德国人赫尔曼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

  “那时北京望京地区,也就是今天西门子中国总部所在地,还是一片荒草地,连出租车司机都不愿意来。”这位西门子大中华区总裁回忆。

  今天,中国已成为西门子第二大海外市场。2018财年,西门子在华总营收达到81亿欧元。

  中国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全球商界精英。像西门子这样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在华投资的已有约490家。

  今天,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当美方要求美国企业离开中国时,喜林苑创始人林登发表公开声明:“抱歉,我们不走!”

  “中国给了我和我家人一个追梦的平台。”林登说。

  安全稳定的政治环境、不断升级的消费大市场、坚定不移的开放政策……自信的中国,充满着机遇。

  开放的中国,同世界交融于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

  十多年前,一位名叫萨拉的美国母亲决定尝试一下不买中国产品的生活,结果从服装、玩具到电器,想找到“中国制造”的替代品着实不易,最后不得不结束这场“有趣却又充满挫折的真实历险”,感慨之余写下《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十多年后,越来越多外国人对在中国习以为常的高铁、移动支付倍感新奇,期待有朝一日“带回”本国。一位名为克里斯蒂娜的网民惊叹:每个人都为未来兴奋不已,而中国已经生活在未来!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世界日益感受到“中国贡献”的“升级换代”。

  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向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近4000亿元人民币发展援助,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

  ……

  从“增长奇迹”到“减贫奇迹”,从“北京共识”到“中国模式”,中国的发展正不断刷新着世界认知。

  “世界历史不仅没有被福山所预言的西方‘自由民主’所终结;相反,中国的崛起开启了新的世界历史。”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郑永年说。

  30多年前,一位欧洲国家领导人称中国只会“出口电视机”而无法提出影响世界的理念。

  30多年后,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这样表达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等中国方案的高度赞赏——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世界和人类作出的贡献不仅在于创造了多少物质,还在于提出了什么理念。”

  因为“一带一路”合作,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东非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重回欧洲大港地位……

  短短6年间,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更是写入多份国际重要文件。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这是中国人的世界观,朴素而又深刻。

  70年前,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向世界张开双臂;

  70年后,中国仍需要世界,世界更需要中国。

  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宣示:“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未来之中国——70年,新的起点上开启复兴新航程,必将在新时代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9月25日23时21分,北京南苑机场。

  “起飞!”最后一架客机在夜幕中腾空而起,告别这个近代中国最早的机场。约8分钟后,飞机稳稳降落在当日投运的大兴国际机场,顺利完成跨时代的转场。

  8分钟,短暂的飞行,跨越百年历史——

  仿佛一个隐喻,今天的中国就这样挥别过往,飞向更壮阔的未来……

  “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像中国这样有这么强烈的未来感。”科幻作家刘慈欣说,“这种未来感就是未来给人的吸引力。”

  未来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呢?

  腾格里沙漠南缘八步沙林场第三代治沙人郭玺说,未来中国,风沙变风景、黄沙变黄金;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说,未来中国,万物互联。6G投入使用,人工智能让人力更少、生产更先进;

  嫦娥系列试验器总指挥叶培建说,未来中国,将在月球建立科考站,向火星和更遥远的星球探索;

  还有人说,未来中国最迷人的魅力,就在于她是无法想象的,充满了一切可能、一切奇迹……

  时空穿越,恍然若梦!

  犹记得1929年,上海《生活周刊》刊登了一篇《十问未来之中国》。

  ——吾国何时可稻产自丰、谷产自足,不忧饥馑?吾国何时可自产水笔、灯罩、自行表、人工车等物什,供国人生存之需?吾国何时可行义务之初级教育、兴十万之中级学堂、育百万之高级学子?吾国何时可参与寰宇诸强国之角逐……

  “此十问俱实现,则中国富强矣,国人安乐矣!”椎心泣血的十问,饱含着当年国人的梦想。

  斗转星移,日月新天!

  此时此刻,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在向复兴梦想发起最关键的冲锋。

  世界大变局与中国大发展历史性交汇,相互激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勾勒出更加宏阔的时代背景。

  未来之中国,必定是一个奋进的中国——

  9月28日,日本大阪。3:0!2019年女排世界杯赛,中国女排击败塞尔维亚队,提前取得女排历史上第十个世界冠军。“女排精神”再一次振奋全国。

  38年前,也是在日本大阪。21岁的郎平和她的队友们,首夺世界冠军,中国人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呐喊。

  今天的中国人,已经无需用一枚金牌证明自己的力量,但我们依然钟情于为了祖国永远奋斗的姿态!

  “只要穿上带有‘中国’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国出战。我们的目标就是升国旗、奏国歌!”

  59岁的郎平和女排所代表的“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奋斗精神永远年轻!

  在中国科大量子工程中心一楼大厅,镌刻着“中国核物理研究开拓者”赵忠尧留给后人的期待——

  “我们已经尽了自己的力量,但国家尚未摆脱贫困与落后,尚需当今与后世无私的有为青年再接再厉,继续努力。”

  每次走过这里,在量子通信领域为中国实现“弯道超车”的科学家潘建伟,总会感受到一种责任与奋斗的激情。

  在奥地利留学时,他曾观看过一部纪念“两弹一星”功勋纪录片。当看到郭永怀在飞机失事时为保护数据,烧焦的身体与勤务员紧紧抱在一起,潘建伟泪流满面:“我一定要回去……”

  “我爱科学,更爱祖国。中国要再次站在世界舞台中央,科技不能缺席,我不能缺席!”

  前进路上,我们依然面临风险挑战,依然会遇到惊涛骇浪!复兴途中,我们依然要闯过新的“娄山关”“腊子口”!

  从三大攻坚战到实现高质量发展,从全面深化改革到全面从严治党,从应对贸易摩擦到参与全球治理,依然要为之付出艰苦的奋斗与壮烈的牺牲。

  未来之中国,必定是一个自信的中国——

  就在1个多月前,创立39周年的深圳特区,收到一份厚重的“生日礼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

  改革开放点石成金,让深圳这个当年的小渔村成长为充满创新活力的现代化大都市。

  有人评价,如果说当年中央创办经济特区,是“一次小心翼翼的启航”,现在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更是“一次志在必得的进军”。

  志在必得,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对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了坚定信心。

  未来之中国,必定是一个强盛的中国——

  “当后人书写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时,什么会是最重要的话题?”美国麦卡莱斯特学院经济学家泰勒说,“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可能将由中国的惊人崛起而决定。”

  2019—2049,那是一段更加壮阔的征程。

  ——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千年梦想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化为美好的现实;

  ——到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本世纪中叶,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屹立东方。

  这将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彪炳史册的不朽功勋,这将是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从历史深处走来,纵使历经5000多年沧桑,中华民族也从未有过如此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伟大转折——

  70年前,面对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毛泽东说:“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

  70年后,在意大利罗马,习近平这样阐述中华民族的浩瀚视野:“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是以百年、千年为计。”

  听吧,新长征的号角已经吹响。此时此刻,我们的耳畔仿佛又响起国歌激昂的旋律——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前进,英雄的中国人民!

  万岁,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记者:赵承、张旭东、熊争艳、刘华、林晖、刘敏、朱基钗、齐中熙、何雨欣、郑良 

联系我们

山东省齐鲁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电话:0531-84992215
传真:86-0531-83531082
邮箱:qlsb@163.com
地址:济南市高新区龙奥北路1311号济南市质检大厦17楼